王璐瑶

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4-09-19浏览次数:4008

姓名

王璐瑶


个人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经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学术背景】清华大学博士(2019)、香港大学硕士(2015)、浙江大学学士(2013)。主要从事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专注“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数智颠覆性技术创新”、“数字媒体融合服务模式”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等,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以主要作者身份在本领域国内外顶级/权威期刊、国际会议等发文近50篇,获评“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长期从事并服务于企业咨询与政策实践,主持编写的研究报告获副国级国家领导人批示。

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创新创业管理》(MBA)《管理学原理》《数智创新管理前沿文献选读》

本科生课程:《数智创新管理》《战略管理》《数字化商业模式设计》


招生信息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人工智能与创新管理方向),MBA工商管理硕士、MPACC会计学专硕。指导的本研学生已在CSSCISSCI等学术期刊,以及AOMIACMR等国内外管理学顶级会议发表研究成果,并成功获批国家级大学会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科研项目。诚邀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wangluyao@cuc.edu.cn


学术兼职/社会兼职/荣誉

 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⒉北京市浙江大学校友会竺可桢学院分会副秘书长

 ⒊managing edi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25/07-至今

 ⒋《创新科技》青年编委  2025/06-至今

 ⒌2024 中国知网(工商管理)高被引学者TOP1%

 ⒍第二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最佳论文 2024/09

 ⒎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2021/10


主要著作

一、英文成果

[1] 王璐瑶., Chen, J., Sun, Y., Lan, Y., & Zhou, Z. (2025).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business model design: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1-22.

[2] QU Guannan, 王璐瑶*(Corresponding Author), Jin Chen, Tara Qian Sun. How to Transform “Social Value” into Meaningful Products? ——A Multiple-case Study of Six Leading Innovative Enterprises [J]. Technology in Society, June 2024, (77)

[3] QU Guannan, Kaihua Chen, 王璐瑶*(Corresponding Author), Yayu Yang, Ruhao Zhang. Are Outliers More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Niche, Disruptive Innovation, and Recombinant Capability [J]. R&D Management, March 2024.

[4] 王璐瑶, QU G., CHEN J. Towards a Meaningful Innovation Paradigm: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ractice of China's World-class Enterprise [J].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22, 16(4), 942-964.

[5] QU Guannan, CHEN Jin, ZHANG Ruhao, 王璐瑶,YANG Yayu. Technological Search Strategy an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ased on Main-path Analysis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23, 196, 122879.

[6] CHEN J., 王璐瑶, QU G. Explicating the Business Model from a Knowledge- based View: Nature, Structure, Imita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Erosion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21, 25(1), 23-47.

[7] 王璐瑶, Junhan Wang, Guannan Qu, Donghan Wang, Zihan Zhou, Yijia Lan. (2025, July). How Complementary Assets Matter in Employee Entrepreneurship——Knowledge Interdependence, Business Similarity, and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Copenhagen, Denma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AOM美国管理学年会,管理学国际顶级会议).

[8] Siyu Yao,王璐瑶, Guannan Qu, Yanling Zhou, Yaoyao Cheng, Fan Zhang. (2025, July). Unveiling the Double-Edged Sword: How Does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ffect Academic Performance? Copenhagen, Denma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AOM美国管理学年会,管理学国际顶级会议).

[9] 王璐瑶, Guannan Qu, Alexander Brem, Yayu Yang, Hong Guan, Xuanting Ye. (2025, October). May Decoupling Benefit? Contingency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Decoupling on Disruptive Innovation, and the Moderator of Technological Niche.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SMS 45th Annual Conference (SMS战略管理国际年会,战略管理国际顶级会议).


二、中文成果

[1] 王璐瑶,曲冠楠,陈劲.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现状、模式与瞻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CSSCI来源期刊,国家自科基金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 2024,45(02):51-63.

[2] 王璐瑶, 曲冠楠, Juan Rogers 面向“卡脖子”问题的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分析:核心挑战、理论探索与现实路径[J]. 科研管理(CSSCI来源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 2022,43(04):94-102.

[3] 接园,王璐瑶*(通讯作者).有意义的创新之微观前因分析——企业心理安全氛围与组织问责机制的协同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CSSCI来源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 2023,44(08):18-30.

[4] 陈劲, 曲冠楠, 王璐瑶*(通讯作者). 基于系统整合观的战略管理新框架[J]. 经济管理(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中国社科院版)). 2019, 41(7): 5-19.

[5] 陈劲, 王璐瑶. 新时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论纲[J]. 改革(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11/25), 2019(06):32-40.

[6] 曲冠楠, 陈劲, 王璐瑶*(通讯作者), 梅亮, 朱子钦. 创新意义资产:理论基础、战略价值与企业实践[J].科学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 2021, 39(6): 162-170.

[7] 陈劲, 曲冠楠, 王璐瑶*(通讯作者). 有意义的创新:源起、内涵辨析与启示[J]. 科学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 2019, 37(11): 261-270.

[8] 曲冠楠,王璐瑶* (通讯作者),陈劲. 有意义的创新:决策框架、认知基础与赶超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CSSCI来源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 2021, 42(07): 1-14.




科学研究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知识复杂性视角下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在研,项目负责人.

   [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青年项目, 北京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创新战略研究, 在研,项目负责人.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 “卡脖子”背景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混合研究, 结题, 项目负责人.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未来产业的理论体系、培育模式与科技服务平台运营长效机制研究”,核心成员。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目标、主攻方向与对策研究,核心成员。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核心成员.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急管理项目, 我国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体制机制、组织模式与政策研究,核心成员.

   [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比较与实现路径研究,核心成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