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
曹立宏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协同创新研究院智能传媒技术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委会副主任,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员会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专委会委员。北京市首批'脑科学研究'专项指导组受聘专家。美国国家卫生总署(NIH)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类脑计算、智能媒体。专注于仿生大脑/类脑计算模拟平台的建设及应用,采用深度学习和类脑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现代传媒技术的智能化。

王永滨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协同创新研究院智能传媒技术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持了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CNGI)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其他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李绍彬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处长,主要从事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网络多媒体系统研究。曾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其中'网络课件编辑系统'项目,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 MPEG-4 的多媒体应用系统'项目,获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约20万字。

曹三省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协同创新研究院智能传媒技术中心副主任,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校协同创新中心党委委员。是我国新媒体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目前致力于移动互联、全媒体与微视频的融合研究及其在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领域中的应用与产业化,并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和多地地方政府的支持。

伏文龙
高级工程师,致力于智能媒体研究及应用。曾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多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十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相关软件著作权5项。

宫妍竹
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音频信号处理,现承担理工科规划项目两项:基于仿生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及语音识别应用基于CUDA+SNN的运动目标实时检测与识别。

王晔
讲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研究方向:视知觉、学习与记忆、类脑计算。现主持青年教师科研提升计划项目一项。发表SCI检索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译著《构建大脑》。负责研究生课程《脑科学基础》、《类脑智能与计算》及本科生公选课《大脑漫游》的教学。

邓雅菱
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情绪与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译著《遗忘的机器》、《构建大脑》、《失控的大脑》、《情绪心理学》等。主持青年托举项目2项,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1项。

秦云霄
讲师,西北工业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元学习,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等,在AI领域期刊以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包括多篇IEEE-TPAMI,AAAI,CVPR,IJCAI等顶级期刊和会议论文,单篇论文影响力因子最高16.39。同时作为多个学术期刊或会议的审稿人,包括IEEE-TNNLS,AAAI,Neurocomputing等。
赖秋霞
讲师,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视频/图像处理,深度学习。在IEEE TIP、 IEEE TMM、PR、IJCAI、CG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担任IEEE TIP、IEEE TNNLS、PR、Neurocomputing、IEEE SPL等期刊审稿人。
学生风采
![]() 裴红娟,2015级博士。研究方向智能媒体与人脸识别,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 ![]() 陈雯婕,2017级博士。研究方向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分析和图像处理。 | ![]() 冉爽,201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 | ![]() 焦丽,202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 |
![]() 杜小川,2021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 | ![]() 沈佳敏,201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词的表示方法及HH方程的参数拟合方法研究。 | ![]() 郜岩,2016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应用。。 | ![]() 吴凡,2016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目前负责视频智能分析项目中的运动员追踪。 |
![]() 张智,2016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目前负责视频智能分析项目中的运动员人脸识别。 | ![]() 杜凤桐,2017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 ![]() 易泽轩,2017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 ![]() 梁欢,2017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易凤吉,2017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邱晨阳,2018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张敏丽,2018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张晨星,2018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王恬,201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丁宜雯,201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虚拟现实技术方向硕士。 | ![]() 张悦,201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虚拟现实技术方向硕士。 | ![]() 黄政杰,201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梁梓健,201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李继文,202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李文毅,202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张佳鸿,202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牛明路,202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丁硕,202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程熙恺,2021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 陈明月,2022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万子宁,2022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张莫宁,2022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吴润东,2022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张振轩,2022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李梦圆,2022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李冰瑶,2023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吉梦元,2023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林家昕,2023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
陈姿帆,2023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方向硕士。 |